早晨到楼下的早餐店喝碗豆浆,上午到社区服务中心打乒乓球,中午在社区食堂吃饭,回家顺路到便民市场买水果……“用不了多长时间,就能在社区里完成好多事儿,真是太方便了!”谈起自己的日常生活,家住路北区煤研分院社区的67岁老人林芸一脸幸福。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试点地区之一,三年来,我市通过问需于民、整体布局、因地制宜、创新服务等方式建设便民生活圈,越来越多的唐山百姓正像林芸一样,乐享着“圈”内幸福生活。
方便不方便,百姓说了算。我市通过问卷、走访问需于民,摸清“缺什么”,研究“怎么补”,编发《唐山市中心城区便民生活圈建设专项规划》,出台《唐山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》等相关政策,“一圈一策”推进便民商业设施建设。
走进路南区惠民道街道“初心家园”综合服务中心,楼上的托育班里,孩子们欢快嬉戏;楼下的养老服务中心,老人们或享用餐食,或读书看报;健身房内,年轻人正在“撸铁”。“这家服务中心有1355 平方米,原来规划为社区用房,闲置了几年,去年引入民营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,让资源‘活’了起来。”路南区民政局副局长任沐晨介绍。
除了“闲置资产改一批”外,我市还通过“见缝插针补一批、公共用房腾一批、一店多能叠一批”等方式,补齐场地设施短板,并在社区建设了集生活用品、生鲜果蔬销售和餐饮、家政、理发、维修、洗衣等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消费服务中心,满足居民“一站式”需求。
“一老一幼”,关系到千家万户。在便民生活圈建设中,我市积极探索“社区+托育+医养+医育+家政”模式,并出台“政策包”,让入驻企业享受税收减免,2023年就有47户相关服务业纳税人享受税收减免 724.02 万元。
扫码开门、触屏点餐、付款、放原料进炒菜机,几分钟,一盘热气腾腾的麻辣鸡块就出锅了。位于高新区大学东道的文旅·云餐智能餐厅实现了24 小时无人化、智能化就餐。在便民生活圈建设中,我市不断加大智能设施投入力度,2023年以来,唐山文旅集团已在市区布局10家社区食堂,其中3家为智慧生活综合体,服务辐射居民超过15万人。
如今,便捷消费圈、养老服务圈、运动健身圈、社区文化圈等特色生活圈,已经成为全市社区“标配”,96个便民生活圈覆盖300个社区,涵盖各类商业网点5053个。我市不仅出色完成试点阶段性任务,还将便民生活圈由一刻钟升级为十分钟,先进经验获得商务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重点平台承载能力不断增强